據TheLoadStar等外媒4月26日報道,近日,亞洲支線協商集團(Asian Feeder Discussion Group,AFDG) 在新加坡《商業時報》發布公告稱,自4月22日周一起,其成員已開始收取“緊急成本回收附加費”,以應對港口擁堵帶來的運營成本上升。
新加坡至雅加達、勿拉灣、三寶壟、巴倫邦、泗水、柬埔寨、馬來西亞、胡志明市、宋卡和林查班的單程附加費為40美元/TEU;從新加坡到曼谷、峴港和菲律賓為75美元/TEU;從新加坡前往卡拉奇、吉大港、海防和西亞為100美元/TEU。托運人必須為空集裝箱支付一半的附加費。AFDG表示:“我們的成員在過去一周實施了各種應急計劃以保護船期的及時性與航次的完整性。在盡可能以最佳方式應對當前局勢的同時,我們的總體運營成本大幅增加。”咨詢公司Linerlytica稱,本月中國港口再次出現港口擁堵,環渤海、長三角和珠江三角洲所有主要地區的港口均出現停泊延誤。隨著船舶重新繞道好望角,新加坡和巴生港等一些亞洲港口的船舶排隊時間也更長。Linerlytica表示:“船舶擁擠和惡劣的天氣條件導致船舶在青島、寧波和上海的等待時間更長,延誤時間長達兩天。東南亞港口的擁堵情況也有所加劇,新加坡、丹戎帕拉帕斯和巴生港都出現了一至兩天的延誤。”截至周一,港口擁堵量為146萬TEU,較上周略有下降,亞洲所有主要港口的延誤情況均有所減少。與一年前相比,總體擁堵量減少了約2.5萬TE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