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0年10月22日
去年,青島市委市政府啟動了董家口海運港區的開發建設。青島海運港口“一灣兩翼”整體布局的南翼——董家口海運港區,是國家目前批準建設的最大深水港,擁有廣闊的后方陸域、自然水深,規劃的112個泊位均為萬噸以上深水泊位,超大型礦石碼頭和油品碼頭,將填補全國超大型船舶接泊能力空白,后發優勢十分明顯。
董家口港將建成中國首個巨型礦石泊位
港投集團副總經理張浩表示,為適應船舶大型化、專業化發展趨勢,港區規劃了超大型礦石泊位和超大型油品泊位,可以滿足世界最大的40萬噸級礦石船和 45萬噸級油船靠泊,今年年底建成的國內首個超大型礦石泊位,可以吸引大宗貨物在此中轉,對節省礦石運費,抑制礦石價格起到積極作用。
據了解,董家口海運港區的開發建設意味著青島港將形成世界第一的1.18億噸礦石通過能力,全球領先的4000萬 TEU 集裝箱吞吐能力,全國第一的原油吞吐能力,承擔起國內大宗散貨集散中心和重要的能源儲運中心的使命,增強對山東乃至全國經濟輻射帶動作用,成為建設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的重要支柱。
張浩說:“董家口海運港區是以建設保稅物流園區為基礎,建立大宗物資能源交易中心為依托,通過建設礦石、原油及液體化工、天然氣三個交易平臺實現由傳統意義上的碼頭裝卸向建設物流為主導的新型港區。目前,已入駐項目總投資額超過300億元。”
根據規劃,董家口海運港區除70平方公里的港區外,還規劃了55平方公里的臨港產業區和 30萬人口的臨港新城。張浩告訴記者:“為保證國際深水大港的建設與長遠發展,在開發建設初期,圍繞建設青島南部新城區,積極構筑三位一體、互動發展格局,實施統一規劃設計、統一開發建設、統一產業布局、統一行政管理,實現對岸線、臨港產業、城市土地、配套設施的集約化利用,推動海運港口經濟和城市發展協調前進。”
青島市董家口海運港區自開發建設啟動以來,就定位于改變我國在戰略物資定價方面的被動局面,為大宗物資儲存、集散、中轉和交易提供強有力的政策支持,全力打造中國乃至世界的干散貨指數——“董家口指數”。而隨著今年年底將有3個泊位投入運營,董家口海運港將提前2—3年實現開港,“董家口指數”的設想即將成為現實。